叛逆期的真相:看懂的家长,孩子有救了!
发表时间:2019-06-11
抚养孩子长大成人是一场漫长的长跑,而途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障碍。在这重重障碍中,叛逆期也许是路上的一座高山了。
几乎所有的父母对叛逆期都有很大的成见
那每个孩子的叛逆期都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不听话”“学习没精神”“做事不积极”“回到家里拼命地玩游戏”“讲道理不管用”“油盐不进”……在我们看来,还没长大的孩子,有时候会处处觉得自己很有理,处处和我们对着干,就是不服管,就是不听话,这就是叛逆期的表现。
从父母的角度出发,一个乖巧温顺的孩子当然更讨人喜欢,听话最重要,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多好。乍一看来,纠正孩子的叛逆似乎没有什么错误,毕竟孩子的确也是在某些方面与我们的期望有所差别,或者说在我们的教育观中存在不听话的表现。可是再好好想想看,孩子的叛逆从何而来?他的叛逆到底应不应该被称为是“叛逆”呢?
在人的一生中,通常会出现三次叛逆期,其中第一次叛逆期在2.5~3岁之间,第二次叛逆期会在7~9岁之间,第三次叛逆期会在孩子12~15岁之间。
以上基本上就是我们通常对于孩子叛逆期的认识。然而,所谓的“叛逆”,真相是什么呢?
“叛逆”的心理解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年轻人的叛逆有其令人欣喜之处,这亦可能是一个人成熟的必经之路。因为,一个人的成长,最关键的是能够独立去认识和应对这个世界。孩子进入青春期,生理发育渐趋成熟,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他们渴望独立,喜欢标新立异,期待理解和尊重,渴望演绎自己的人生脚本。这是可喜可贺的。为了表明自己的这种“独立性的需要”,一些青春期的孩子,故意表现出和成人世界的不同,故意违逆成人的意志和主张,有的时候就成了“叛逆”了。
如果我们以积极的方式来看待青春期孩子追求新事物和追求独立的过程,那么孩子们力求新奇体验的努力便是一种创造性的力量,如果引导到位,它会给每个人带来益处。
从心理学上来说,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源自于自我独立意识的发展。
叛逆期的应对策略
首先,理解和尊重。要充分认识叛逆心理是青春期孩子一个正常的心理特征。不要认为孩子平时的一些叛逆行为是有意跟老师过不去,甚至认为是思想品德问题,而任意责备和批评。夸奖、鼓励永远比批评和责备的效果好。
面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也许我并不赞同你的做法,但我愿意理解和尊重你的感受,我要首先恭喜你在长大。你跟我对着干,我不接你这一招。你故意出新搞怪,我偏偏不为所动,不因此生气,相反,我理解你、认可你、尊重你的这些与成人世界格格不入的言行,因为长大需要过程,因为我也曾年轻过。
其次,了解行为背后的正向动机。神经语言程序学认为,行为背后总存在正面动机,是趋利?还是避害?很是值得探讨。一个在课堂上总是趴桌睡觉或是接话捣乱违反纪律的孩子,一个总喜欢在衣着服饰或行为方式上标新立异的孩子,他们叛逆行为背后的心理诉求是什么?
家长要通过积极思维找出孩子的正面动机,然后因势利导,而不是简单地批评否定。因为当孩子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被肯定、被接受之后,他会有一种被看到、被理解、被尊重的感觉。
如果家长只是看到孩子的错误行为,忽视或否定了背后的正面动机,甚至给错误的行为贴上负面的人格标签,那么就会激发孩子的抗拒心理,造成越沟通矛盾越深、越处理问题越多的局面。
再次,倾听孩子们的真实心声。面对青春期孩子的要求,哪怕是非常荒谬的要求,也应该把它“当做一回事”,慎重考虑,给予响应与讨论,一方面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承认的满足感,一方面也减少了成人与青少年发生矛盾冲突的可能性。
在讨论交流中,让他们明白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另外,这种交流还有利于家长和老师了解青少年的需求爱好,及时发现和制止一些不良倾向,同时又可以帮助老师和家长找到与孩子之间的共同话题,减少隔阂,缩小“代沟”。
最后,与孩子交谈切忌简单说教、强硬粗暴。青春期的孩子最讨厌的是单纯的说教。老师不仅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交谈,而且要注意时间场合。另外,由于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情绪起伏比较大,所以谈话一定要注意技巧,学会察言观色,抓住有利时机。有时正话反说效果会更好。
对于那些叛逆的青少年来说,他们之所以去做某些事,本来并不一定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有人禁止他们去做。反之,如果一个叛逆的孩子觉得自己的想法、做法没有引起成人的更多关注和反对,人们表现出理解和认可,那么做起来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叛逆的问题可能也因此而解决了。